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唐朝
僧德诚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僧。
宪宗元和武宗会昌间在世。
药山惟俨,与云岩昙晟、道吾宗周为同道交。
苏州华亭,常泛一小舟,随缘度日,世称华亭和尚又称船子和尚
撰《拨棹歌》三十九首,多歌咏渔人生活以寓禅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宗僧侣药山惟俨法嗣。
云岩昙晟、道吾宗周为同道交,约中唐元和会昌间人。
苏州华亭,常泛一小舟,随缘度日,世因谓之华亭和尚船子和尚
祖堂集》卷五、《景德传灯录》卷一四、《五灯会元》卷四有传。
其诗今存40首。
元刻本《船子和尚拨棹歌》(《机缘集》)中凡收39首,多咏歌渔人生活以寓禅理,与张志和《渔父词》句法相同。
五灯会元》、《观林诗话》、《至元嘉禾》、《艺林伐山》等书中亦有引录。
《全唐诗续拾》据以上诸书,收入德诚诗作40首。
德诚东武信人。
初参澧州药山俨禅师
云:“子后上无片瓦,下无锥地,大阐吾宗。
”后乘小舟住秀州洙泾(后析松江),以纶钓舞棹,随缘而度,号船子和尚,传法夹山
遂覆舟而逝。
咸通十年僧藏晖即其处建寺焉。
有《棹歌二十九首》,吕益柔为序而刻之。
今载《机缘集》。
节操高邈。
度量不群自印心于药山
与道吾云岩。
为同道。
交洎离药山
乃谓同志曰。
公等应各据一方建立药山宗旨。
尔率性疏野。
惟好山水。
乐情自遣。
无所能也。
他后知我所止之处。
若遇灵利座主
指一人来。
或堪雕琢将授生平所得。
以报先师之恩。
遂分。
秀州华亭
泛小舟随缘度日。
以接四方往来。
人莫知其高蹈。
因号船子和尚
道吾后到京口
夹山上堂。
僧问。
如何是法身。
山曰。
法身无相。
曰如何是法眼。
山曰。
法眼无瑕。
道吾不觉失笑。
山便下座请问。
适来祗对这僧话。
必有不是。
致上座失笑。
望不吝慈悲。
吾曰。
和尚一等是出世。
未有师在。
山曰。
甚处不是。
望为说破。
吾曰。
不须说。
请和尚却往华亭船子和尚处去。
山曰。
此人如何。
吾曰。
此人上无片瓦。
下无卓锥。
和尚若去。
须易服而往。
山乃散众束装。
直造华亭
船子才见便问。
大德住甚么寺。
山曰。
寺即不住。
住即不似。
师曰不似。
似个甚么。
山曰。
不是日前法师曰。
甚处学得来。
山曰。
非耳目之所到。
师曰。
一句合头语。
万劫系驴橛。
师又问。
垂丝千尺。
意在深潭。
离钩三寸。
子何不道。
山拟开口。
被师一桡。
打落水中。
才上船师又曰道道。
山拟开口。
师又打。
山豁然大悟。
乃点头三下。
师曰。
竿头丝线从君弄。
不犯清波意自殊。
山遂问抛纶掷钓。
师意如何。
师曰。
丝悬绿水浮。
定有无之意。
山曰。
语带玄而无路。
舌头谈而不谈。
师曰。
钓尽江波。
金鳞始遇。
山乃掩耳。
师曰。
如是如是。
乃嘱曰。
汝向去。
直须藏身处没踪迹。
没踪迹处莫藏身。
吾二十年。
药山
祇明斯事。
汝今既得。
但向深山里。
钁头边。
觅取一个半个接续。
毋令断绝。
山乃辞行。
频频回顾。
师遂唤阇黎
山乃回首。
师竖起桡子曰。
汝将谓别有。
乃覆舟入水而逝。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僧良价唐 807 — 86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07—869 【介绍】: 唐僧。
诸暨人
俗姓俞
幼年出家。
宣宗大中末,行禅法于新丰山
后住豫章高安洞山,世称“洞山良价”。
倡五位君臣说。
卒谥悟本禅师
有《大乘经要》。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07—869 俗姓俞会稽诸暨(今浙江诸暨)人。
幼年出家,从五泄灵默披剃,21岁受具足戒,历参南泉普愿沩山灵祐,后至湖南醴陵攸县云岩昙晟,受其心印。
宣宗大中末新丰山大行禅法。
后住豫章高安洞山世称洞山和尚
懿宗咸通十年(869)卒,敕谥悟本禅师
良价倡五位君臣说,得其弟子曹山本寂发挥,创立曹洞宗。
宋高僧》卷一二、《景德传灯录》卷一五有传。
良价纂有《大乘经要》1卷。
其语录收入《大正藏》。
良价喜以诗偈阐扬佛理,撰《宝镜三昧歌》、《玄中路》、《新丰吟》、《纲要偈》等。
其语录及《祖堂集》、《景德传灯录》、《天圣广灯录》等书中,存其诗偈36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七 传宗科(五)
会稽诸暨俞氏子。
稚岁即从师于五泄山
逮二十一年。
方获薙染。
嵩山受具戒。
未几见南泉愿禅师
马祖讳辰
南泉脩斋次。
泉问众云。
未审马大师还来否。
众无对。
出云。
有伴即来。
泉指谓众云。
此后生甚堪雕琢。
云。
和尚莫压良为贱。
沩山问云。
忠国师无情说法话。
闻之久矣。
未究其微。
请和尚今日与良价道。
沩云。
父母所生口。
终不为汝道。
云。
还有与和尚道者否。
沩云。
此去有云岩道人。
汝若见之。
必为汝道。
既到云岩。
便问。
无情说法什么人得闻。
岩云。
无情说法。
无情得闻。
云。
和尚闻否。
岩云。
我若闻。
汝即不闻我说法。
云。
若恁么。
良价果不闻和尚说法也。
岩云。
我说法汝尚不闻。
何况无情说法。
述偈云。
也大奇也大奇。
无情说法不思议。
若将耳听终难会。
眼处声方得知。
遂辞岩。
岩云。
什么处去。
云。
未卜所止。
岩云。
湖南去。
云无。
岩云。
莫归乡去。
云无。
岩云。
早晚来也。
云。
和尚有住处即来。
岩云。
此去难得相见。
云。
难得不相见。
又问。
和尚百年后。
忽有人问还貌得真否。
如何秪对。
岩云。
但向伊道只者是。
良久。
岩云。
阇梨
承当个事。
大须子细。
犹未肯。
后因过水睹影。
乃有偈曰。
切忌从他觅。
迢迢与我疏。
我今独自往。
处处得逢渠。
渠今正是我。
我今不是渠。
应须恁么会。
方得契如如。
他日因供养云岩真。
有僧问云。
先师道只者是。
莫便是否。
云是。
僧云。
意旨如何。
云。
当时几错会先师语。
僧云。
未审先师还知有也无。
云。
若不知有。
争解恁么道。
若知有。
争肯恁么道。
大中末
盛化豫章高安洞山
问僧云。
世间何处最苦。
僧云。
地狱最苦。
云不然。
僧云。
什么最苦。
云。
袈裟下不明大事最苦。
有疾。
僧问云。
还有不病者
云有。
僧云不病者还看和尚否。
云。
老僧看他有分。
僧云。
和尚争得看他。
云。
老僧看时即不见有病。
僧无对。
咸通十年己丑三月朔
剃发搭僧伽梨。
命鸣钟。
奄然逝。
时弟子众悲号莫能已。
忽开目。
喻众曰。
夫出家之人。
心不依物。
是真脩行。
劳生息死。
于悲何有。
主事僧曰。
营斋。
斋毕吾其逝矣。
于是众情慕恋。
乃持迟其斋。
至于七日
而后告备。
亦随众。
且谓其斋为愚痴斋。
盖以其无般若气分也。
及僧唱随意。
则曰。
临行之际。
大率不可喧动。
此斋所以示戒也。
明日浴讫跏趺而逝。
春秋六十三。
戒腊四十二。
后诏谥悟本
塔号慧觉
释良价
俗姓俞氏
会稽诸暨人也。
少孺从师于五泄山寺。
年至二十一。
方往嵩山具戒焉。
登即游方见南泉禅师
深领玄契。
续造云岩疑滞顿寝。
大中末于斯丰山大行禅法。
后盛化豫章高安洞山
筠州也。
咸通十年己丑三月朔旦
命剃发披衣令鸣钟奄然而往。
时弟子辈悲号。
忽开目而起曰。
夫出家之人心不依物。
是真修行。
劳生息死于悲何有。
沦丧于情太粗著乎。
主事僧令营斋。
斋毕吾其逝矣。
然众心恋慕从延其日。
至于七辰食具方备。
亦随斋。
谓众曰。
此斋名愚痴也。
盖责其无般若欤及僧唱随意曰。
僧家勿事。
太率临行之际喧动如斯。
至八日浴讫端坐而绝。
春秋六十三。
法腊四十二。
敕谥禅师曰悟本
塔号慧觉矣。
系曰。
其却留累日古亦有之。
之来去自由者。
近世一人而已。
会稽人
幼岁从师。
念般若心经。
至无眼耳鼻舌身意处。
忽以手扪面。
问师曰。
某甲有眼耳鼻舌等。
何故经言无。
师骇然异之。
指谒南泉
马祖修斋。
泉问众曰。
来日设马祖斋。
未审马祖还来否。
众皆无对。
师出对曰。
待有伴即来。
泉曰。
此子虽后生。
甚堪雕琢。
师曰。
和尚莫压良为贱。
次参沩山
南阳忠国师无情说法话。
沩竖拂子。
曰会么。
师曰不会。
请和尚说。
沩曰。
父母所生。
口终不为子说。
师曰。
还有与师同时慕道者否。
沩指造云岩。
举前无情说法。
甚么人得得岩曰。
无情得闻。
师曰。
和尚闻否。
岩曰。
我若闻汝即。
不闻吾说法也。
师问为甚么不闻。
岩竖起拂子。
曰还闻么。
师曰不闻。
岩曰。
我说法。
汝尚不闻。
况无情说法乎。
师曰。
无情说法。
彰何典教。
岩曰。
岂不见弥陀经云。
水鸟树林悉皆。
念佛念法。
师于此有省。
乃述偈曰也大奇。
也大奇。
无情说法不思议。
若将耳听。
终难会。
眼处闻时。
方始知。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僧桂琛五代 867 — 92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67—928 【介绍】: 五代时僧。
镇州常山人
俗姓李
幼于本州万岁寺出家,习学律典。
后转依禅宗,历诣云居道膺雪峰义存,终嗣玄沙师备
后住漳州罗汉院世称地藏和尚
其门人文益,开法眼宗
桂琛俗姓李氏
常山人
幼投本郡万岁寺。
无相大师出家。
后住漳州龙溪罗汉院
后唐天成三年卒。
年六十二。
清泰二年真应禅师
禅师名桂琛
生李氏
常山人也。
幼卓越。
绝酒胾。
万寿寺无相律师
即前作礼。
无相拊其首曰。
若从我乎。
乃欣然依随之。
父母不逆也。
年二十馀。
即剃发为大僧。
无相使习毗尼。
一日为众升堂。
宣戒本布萨已。
乃曰。
持犯但律身而已。
非真解脱也。
依文作解。
岂发圣乎。
一众愕然。
顾笑。
为无相。
作礼辞去。
无相不强。
初谒雪峰存公
不大发明。
又事玄沙。
遂臻其奥。
与慧球者齐名。
号二大士
能秘重大法。
痛自韬晦。
然丛林指目。
以为雪峰法道之所寄也。
漳州王公。
请住城西石山
十馀年。
迁止罗汉。
破垣败箦。
人不堪其忧。
非忘身为法者。
不至。
僧问。
如何是罗汉一句。
曰我若向汝道。
却成两句。
又问以字不成。
八字不是。
是甚字。
曰。
汝不识此字耶。
曰不识。
曰。
看取其下注脚。
尝垂头。
颓然坐折木床。
见僧来。
即举拂子曰。
会么。
对曰。
谢和尚指示学人。
曰。
见我竖起拂子。
便道指示学人。
汝每日见山见水。
可不指示汝耶。
又见僧来。
举拂子。
其僧礼拜称赞。
曰。
见我竖起拂子。
便礼拜赞叹。
那里扫地。
竖起扫帚。
为甚不赞叹。
有僧来报。
保福迁化也。
曰保福迁化。
地藏入塔。
时住地藏
乃石山也。
于时学者莫测其旨。
悯之为作明道偈。
其词曰。
至道渊旷。
勿以言宣。
言宣非指。
孰云有是。
触处皆渠。
岂喻真虚。
真虚设辨。
如镜中现。
有无虽彰。
在处无伤。
无伤无在。
何拘何碍。
不假功成。
将何法尔。
法尔不尔。
俱为唇齿。
若以斯陈。
埋没宗旨。
宗非意陈。
无以见闻。
见闻不脱。
如水中月。
于此不明。
翻成剩法。
一法有形。
翳汝眼睛。
眼睛不明。
世界峥嵘。
我宗奇特。
当阳显赫。
佛及众生。
皆承恩力。
不在低头。
思量难得。
拶破面门。
盖覆乾坤。
快须荐取。
脱却根尘。
其如不晓。
谩说而今。
后唐天成三年戊子秋
复至闽城旧止。
遍游近城诸刹。
乃还示微疾。
沐浴安坐而化。
阅世六十有二。
坐四十二
阇维收舍利建塔。
有得法上首。
清凉益禅师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八 传宗科
常山之李氏。
童时即笃志离俗。
亲戚乡党皆莫之从。
年且弱冠。
乃获为郡之万寿寺无相大师弟子。
既登戒品。
方学毗尼。
叹曰。
此岂足以臻观脱哉。
于是南谒云居雪峰
抵玄沙。
沙问云。
三界惟心。
汝作么生会。
指椅子云
和尚唤这个作什么
沙曰椅子。
云。
和尚不会。
沙曰。
我唤作竹木
汝唤作什么
桂琛亦唤作竹木
沙云尽大地觅一个会佛法底人不可得。
自是玄沙每诱迪学者。
出诸三昧。
皆命为助发。
于是王公。
地藏精舍。
而请驻锡焉。
久之徙居罗汉院
上堂。
宗门玄妙为当只恁
更别有奇特。
若别有奇特。
汝且举看。
若无。
不可只将三个字。
便当却也。
三个字谓宗教乘而已。
尔若道著宗乘。
便是宗乘。
若道著教乘。
便是教乘。
禅德佛法元来。
由尔口里安立名字。
尔向这里。
说圆说顿。
说实说常。
禅德尔把什么作圆作顿。
作实作常。
傍家行脚。
理须甄别莫相理没。
珍重。
问如何是罗汉家风。
答不向尔道。
问因甚不向学人道。
答是我家风。
问如何是沙门正命食。
答吃得
曰欲吃此食。
作何方便。
答塞却汝口。
问如何是十方眼。
答时上眉毛。
天成三年。
戊子秋示疾数日安坐而终。
寿六十二。
腊四十。
茶毗于城西院之东冈。
建塔葬舍利于院之西。
清泰二年十二月望日也。
无恙时。
鼓山神晏尤见重于王氏。
以他事胁令舍玄沙嗣雪峰
终不变。
释桂琛
俗姓李氏
常山人也。
甫作童儿笃求远俗。
斋茹一餐调息终日。
秉心唯确乡党所钦二亲爱缚而莫辞。
群从情缠而难脱。
既冠继踰城之武。
求师得解虎之俦。
乃事本府万岁寺无相大师矣。
初登戒地例学毗尼。
为众升台宣戒本毕。
将知志大安拘之于小道乎。
乃自诲曰。
持犯束身非解脱也。
依文作解岂发圣乎。
于是誓访南宗程仅万里。
初谒云居后诣雪峰玄沙两会。
参讯勤恪。
良以嗣缘有在。
得旨于宗一大师
明暗色空廓然无惑。
密行累载处众韬藏。
虽夜光所潜而宝器终异。
遂为故太原王公诚请。
闽城西石山建莲宫而止。
驻锡一纪有半。
来往二百众。
以秘重妙法罔轻示徒。
密学恳求者时为开演。
龙溪军倅勤州太保琅琊公志请。
罗汉院为众宣法。
讳让不获。
遂开方便。
不数载南北参徒丧疑而往者不可殚数。
有角立者。
抚州曹山文益江州东禅休复
咸传旨。
各为一方法眼。
视其子则知其父矣。
天成三年戊子秋
复届闽城旧止。
遍玩近城梵字。
已俄示疾数日安坐告终。
春秋六十有二。
僧腊四十。
遗戒勿遵俗礼而棺而墓。
于是茶毗于城西院之东岗。
收其舍利建塔于院之西。
禀遗教也。
清泰二年十二月望日也。
得法密付授耳。
神晏大师王氏所重。
以言事胁令舍玄沙嗣雪峰
确乎不拔。
终为谗而凌轥。
惜哉。
俗姓李
常山人
童儿便求远俗。
斋茹一餐。
秉心唯确。
二亲爱缚。
继踰城之武。
事本府万岁寺无相大师
登戒地。
学毗尼。
乃自诲曰。
持犯束身。
非解脱也。
依文作解。
岂发圣乎。
于是誓访南宗。
程仅万里。
初谒云居
后诣雪峰
参讯勤恪。
得旨于宗一大师
明暗色空。
廓然无惑。
密行累载。
处众韬藏。
遂为故
太原王公
诚请于闽城西石山
建莲宫而止。
驻锡一纪有半。
来往二百众。
以秘重妙法。
罔轻示徒。
密学恳求者。
时为开演。
龙溪为军[亻䘚]勤州大保琅琅公。
志请于罗汉院为众宣法。
遂开方便。
不数载南北参徒。
角立。
抚州曹山文益
江州东禅林。
复咸传旨。
各为一方法眼。
天成三年。
戊子秋俄示疾数日。
安坐而终。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僧处寂武周 658 — 73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58—734 【介绍】: 唐僧。
蜀人俗姓周
早于资州出家,住山北兰若,师事宝修禅师,服勤寡欲。
武则天时,诏入内,赐摩纳僧伽黎。
寻辞乞归山,历四十年,足不出山寺,不涉官府,为资人所崇仰。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六 感通科
资州周氏子。
出家既受具。
师事宝修禅师
获心法。
隐居山北兰若。
行杜多行。
海内知其名。
天后时。
诏见。
赐摩纳僧伽梨。
恳辞放还山。
每跏趺胡床。
昼夜常坐。
不昏寐。
虎伏其下如卫护。
积四十六年。
迹未尝出山。
而神异寝著。
新罗无相师自其国来。
谒。
先命洒扫曰。
远客至矣。
开元初
郡守王晔甫视事戒诸僧。
必赴府致贺礼。
不则胥吏廉其罪。
于是不往。
其徒以为言。
曰。
缘业有在吾未死。
虽晔其如吾何。
后晔果以见慢发怒悉引诸僧。
坐厅事。
状。
忽仆地。
左右急扶掖入屏著而绝。
盖晔故黄冠也。
尝立小功景云中。
遂器使有民社。
然于吾教终莫加恤也。
卒于二十二年之正月
寿八十七。
释处寂
俗姓周氏
蜀人也。
师事宝修禅师
服勤寡欲与物无竞。
雅通玄奥。
居山北行杜多行。
天后闻焉。
诏入内赐摩纳僧伽梨。
辞乞归山。
涉四十年足不到聚落。
坐一胡床宴默不寐。
常有虎蹲伏座下。
如家畜类。
资民所重。
学其道者臻萃。
由是颇形奇异。
无相大师新罗国将来谒诜禅师
预诫众曰。
外来之宾明日当见矣。
宜洒扫以待之。
明日果有海东宾至也。
开元初新除太守王晔。
本黄冠也。
景云中曾立少功刺于是郡。
终于释子苞藏祸心。
上任处分令境内应是。
沙门追集。
久不下山。
或劝往参免为厉阶。
谓弟子曰。
汝虽出家犹未识业。
吾之未死王晔其如吾何。
迨乎王公上官三日。
缁徒毕至。
或曰。
处寂蔑视藩侯弗来致贺。
晔微怒也。
屈诸僧升听坐已。
将启怒端问违拒之由。
愠色悖兴。
僧皆股慄。
晔俄然仆地。
左右扶掖归宅。
至厅事后屏树如被掴颊之声。
禺中气绝。
自此人谓为妄欲加诸道人一至于此。
开元二十二年正月示灭。
享年八十七。
资中至今崇仰焉。
释处寂
俗姓周氏
蜀人也。
师事宝修禅师
服勤寡欲与物无竞。
雅通玄奥。
天后闻之诏入内赐摩衲僧伽梨。
辞乞归山。
涉四十年足不到聚落。
坐一胡床宴默不寐。
常有虎蹲伏座下。
如家畜类。
资民所重。
学其道者臻萃。
由是颇形奇异。
无相大师新罗国将来谒诜禅师
预戒众曰。
外来之宾明日当见矣。
宜洒扫以待之。
明日果有海东宾至也。
开元初新除太守王晔上任。
处分令境内应是。
沙门追集。
久不下山。
或劝往参免为厉阶。
谓弟子曰。
汝虽出家犹未识业。
吾之未死王晔其如吾何。
迨晔上官三日。
缁徒毕至。
或曰。
处寂蔑视藩侯弗来致贺。
晔微怒也。
屈诸僧升厅坐已。
将启怒端问违𢬤之由。
愠色勃兴僧皆股慄。
晔俄然仆地左右扶腋。
归宅至厅事。
后屏树如被掴颊之声。
寻尔气绝。
年八十七岁。
示灭资中
至今崇仰焉元圭
释元圭
姓李氏
伊阙人也。
少林寺禅师
大通心要深入玄微。
遂卜庐于狱中庞坞。
谓其徒仁素曰。
吾始入寺东岭。
吾灭汝必塔吾骸于此。
安禅于岩阿。
时有峨冠裤褶。
部曲繁多。
称谒大师
睹其貌伟精爽不伦。
谓之曰。
善来仁者。
胡为而至。
曰师宁识我耶。
曰。
吾观佛与众生等。
吾一目之。
岂分别识也。
对曰。
我此岳神也。
吾能利害生死于人。
师安得一目我哉。
曰。
汝能生死于人。
吾本不生。
汝焉能死。
吾视身与空等。
视吾与汝等。
汝能坏空与汝乎。
苟能坏空及汝。
吾则不生不灭也。
汝尚不能如是。
又焉能生死吾耶。
岳神稽首再拜曰。
我亦聪明正直于馀神。
岂能知师有广大之智辩乎。
愿授之正戒。
令我度世助其威福。
曰。
神既乞戒即既戒矣。
所以者何。
戒外无戒。
又何戒哉。
神曰。
此理也。
我闻茫昧。
止求师戒。
我身为门弟子。
辞不获。
即为张座焚香秉炉正机曰。
付汝五戒汝能奉持。
即向曰能不能即曰否。
神曰。
洗耳倾听虚心纳教。
曰。
汝能不淫乎。
神曰。
亦娶也。
曰非谓此也。
谓无罗欲也。
神曰能。
曰汝能不盗乎。
神曰。
何乏我也焉有盗取哉。
曰非谓此也。
谓飨而福淫不供而祸善也。
神曰能。
曰汝能不杀乎。
神曰。
政柄在躬焉曰不杀。
曰非谓此也。
谓有滥误混疑也。
神曰能。
曰能不妄乎。
曰吾本正直焉能有妄。
曰非此谓也。
谓先后不合天心也。
神曰能。
曰能不遭酒败乎。
神曰。
力能。
曰。
如上即佛戒也。
又言。
以有心奉持而无心拘执。
以有心为物而无心想身。
能如是则先天地生不为精。
后天地死不为老。
终日变化而不为动。
寂默而不为体。
悟此则虽娶非妻也。
虽享非取也。
虽柄非权也。
虽作非故也。
虽醉非惛也。
若能无心于万物。
则罗欲不为淫。
福淫祸善不为盗。
滥误混疑不为杀。
先后违天不为妄。
惛荒颠倒不为醉。
是谓无心也。
无心则无戒。
无戒则无心。
无佛无众生。
无汝及无我。
无我无汝。
孰能戒哉。
神曰。
我神通亚佛。
曰。
汝神通十句五能五不能。
佛则十句七能三不能。
神悚然避席启跪颇恭曰。
可得闻乎。
曰汝能㑦(音戾)上帝东天行而西七曜乎。
曰不能。
又曰。
汝能夺地祇融五岳而结四海乎。
曰不能。
曰。
是为五不能也。
又曰。
佛能空一切成万法智
而不能即灭定业。
能知群有性穷亿劫事。
而不能化导无缘。
佛能度无量有情。
而不能尽众生界。
是为三不能也。
定业亦不牢久。
无缘亦谓一期。
众生界本无增减。
亘无一人能主有法有法无主。
是谓无法。
无法无主是谓无心。
如我解佛亦无神通也。
但能以无心通达一切法耳。
作用冥现有情前也。
若有心有作。
作用必不普周焉。
岳神曰。
我诚浅昧未闻空义。
愿师授我戒。
我当奉行。
更何业因可拘尘界。
我愿报慈德。
曰。
吾观身无物。
观无常法窟块然。
更有何欲。
神曰。
师必命我为世间事。
展我少小神功。
使已发心发心未发心不信心必信心五等人目我神踪知有佛有神有能有不能有自然有非自然者。
曰。
无为是无为是。
神曰。
佛亦使神护法。
师宁隳叛佛耶。
随意垂诲。
不得已而言曰。
东岩寺之障也。
莽然无树。
北岫有之而背非屏拥。
汝能后此树于东岭乎。
神曰。
已闻命矣。
又曰。
我必昏夜风雨摆摇震运。
愿师无骇。
即作礼辞去。
门送而观之。
见仪卫如王者之行仗。
其夕果有暴风吼雷奔云震电。
隆栋壮宇岌礘将圮。
定僧胆动宿鸟声狂。
互相敲磕(苦盖切)物不安所。
乃谓众僧曰。
无怖无怖。
神与我契矣。
诘旦和霁。
北岩松栝尽移东岭森然行植焉。
谓其徒曰。
吾殁后无令外知。
若为口实人将妖我也。
开元四年卒。
寿七十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